生物醫藥平臺介紹
來源:
|
作者:pmo2e68f5
|
發布時間: 2021-10-22
|
3955 次瀏覽
|
分享到:
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生物醫藥平臺,致力于創新藥物的開發,同時開發基于酶催化和流體化學技術的藥物中間體的工藝路線,目前已經 運行有500+平方米小試和中試實驗室,擁有先進、完備的實驗平臺和儀器設備,開展創新藥物的后期產業化轉化以及相關藥物中間體的工藝優化。
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生物醫藥平臺,致力于創新藥物的開發,同時開發基于酶催化和流體化學技術的藥物中間體的工藝路線,目前已經 運行有500+平方米小試和中試實驗室,擁有先進、完備的實驗平臺和儀器設備,開展創新藥物的后期產業化轉化以及相關藥物中間體的工藝優化。
平臺聚集了一批高學歷、經驗豐富的有機合成與藥物化學人才,目前擁有1名教授,4名博士,產業化開發團隊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在50%以 上。團隊成員均有CRO及CDMO企業從業經驗?,F有20+人的專職化學合成團隊和3人的藥物活性評價團隊。
平臺負責人 雷曉光 博士
● 北京大學教授;
● 杰青、萬人計劃、科技部973、 863首席科學家;
● 國際知名化學生物學專家;
● 在 Cell,Nature,Science, 等學術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和通 信作者身份發表論文 100余篇
團隊骨干 汪曉明 博士
● 江蘇產研院集萃青年研究員
● 化工工程高級工程師
● 執業藥師
● 10年+藥物合成以及工藝開發 經驗,6年以上項目和團隊管 理經驗。主要從事有機合成化 學、流體化學、創新藥物研究
團隊骨干 廖道紅 博士
● 江蘇產研院集萃青年研究員
● 常熟昆承英才
● 化工工程中級工程師;
● 8年+藥物合成以及工藝開發 經驗,30+人團隊管理經驗。 主要從事有機合成化學、藥 物化學、酶催化研究
團隊骨干 張靜 博士
● 高級有機合成研究員
● 博士期間從事活性天然產物 的全合成及化學生物學研究
●6年+有機合成及早期藥物發 現研究經驗,30+人團隊管 理經驗。工作期間從事有機 合成化學、藥物化學研究
● 實驗空間:500+平米化學合成實驗室、 200+平米生 物實驗室和動物房
● 平臺儀器:400M核磁,waters單四極桿LCMS、AB Sciex三重四極桿LCMS、HPLC、制備HPLC、IR、 GC、XRF粉晶掃描、Micro ED、單晶X射線衍射XRD、 多功能酶標儀、流式細胞儀
● 平臺支持:10+分析檢測人員
● 擁有高水平的動物實驗團隊、功能完備的動物房以及 先進的三重四極桿LCMS等實驗儀器。
● 成功完成多項臨床前藥代動力學研究,可為客戶提供 及時、準確的藥代評估。
● 長期與蘇州青云瑞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依托其 全套先進的固態表征設備和國際領先的MicroED微晶 電子衍射測試平臺,能夠快速、準確地解析納米晶體 的結構。為CMC行業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,幫助客戶攻克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,如粉晶、納米晶、 孿晶、混合相、痕量分析等
● 2018年7月至今,團隊骨干以主要完成人發表高水平SCI論文4篇,申請發明專利5項,其中 已獲授權2項,此外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。
● 青云瑞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● 臺灣合一生技股份有限公司
● 未名環境分子診斷(常熟)有限公司
● 北大方正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
● 蘇州科倫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
● 常熟理工學院
● 深圳灣實驗室
●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
● 康龍化成(北京)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
● 分子砌塊定制合成服務
● 工具化合物及化合物庫定制合成服務
● 原料藥及中間體定制合成服務
● 雜質對照品定制合成服務
● 特殊化學品定制合成服務
● 合成路線設計/優化
● 化合物純化及分離方案改進
● 藥代動力學評估服務
● 合作開發、合成工藝委托開發、技術外包服務